第(3/3)页 楼下大厅里,牛莎莎对沐妖妖警告的眼神视若未见,只拱了拱手,“如此一来,在下就不客气了。” 沐妖妖娇笑道:“悉听公子教诲。” 牛莎莎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,道:“沐小姐技艺极为高超,这点在下并不否认,但正是因为这点,也极易走入误区。” 沐妖妖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他,似在聆听他说的话。 牛莎莎环视四周,见大厅里所有的人都凝视自己,等待着自己的下文,这才满意一笑。 问道:“沐姑娘可知道此曲是谁人所作?又是在何等心境下所作?” “此乃本朝名儒大家顾夐所作的《诉衷情》,在本朝广为传唱,至于在何等心境下所作……”沐妖妖说到这里摇了摇头,示意自己答不上来了。 这样的结果在牛莎莎的预料之中,就像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,只要觉得好听都可以传唱,甚至一夜之间就能通过网络或电视以及其他的渠道红遍大江南北,但是又真正有几个人能知道作者创作词曲时的心境和创作背景呢? 不过,好巧不巧,关于这一曲《诉衷情》,对于读书时就背过不少古诗词的牛莎莎来说还真就知道。 “呵呵,那就让在下来告诉沐姑娘吧!”牛莎莎挑衅地睨了白苍一眼,接着说道:“这首《诉衷情》的词牌名叫做《诉衷情。永夜抛人何处去》,顾夐所作的这一首闺怨词,是站在女主人公的角度以口语式的内心独白,揭示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折磨而带来的心灵创伤,主人公怨中有爱,爱怨兼发,心情极为复杂。而沐姑娘过于注重技巧了,琴技固然出神入化,可是无法将自己的感情溶入其中,空有靡靡之音却难以润人肺腑,更是难以表达出曲中之意境。” 试想一个青楼女子,每日这般弹琴唱曲,完全是出于公式化,怎么可能有真情实感,又怎么可能花功夫去参透曲子的意境?牛莎莎虽是胡猜,却也不无道理。 “再有,沐姑娘的曲乐过于单调乏味。单凭一支古琴,即便是万年之木,却也奏不出两种声音,若能结合其他乐器,相互配合,则必能韵律丰富,琴瑟和谐。” 牛莎莎不是空口白牙,而是根据现代乐队电子配乐的经验所言,自然也有一定道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