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 德国间谍?-《1937全球速递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实际上,从战争爆到现在,英国也就只拘捕了486名存在间谍嫌疑的敌国侨民,另有8ooo多具有“法西斯主义”倾向的16-6o岁的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被集中监视居住。

    约翰知道,老板娘所说的“禁区”其实就是一处英国政府集中收容这些敌国侨民的地方。虽然名字叫“禁区”,但跟德国人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完全是两码事。

    居住在那里的“敌侨”,除了每天要向警方报告,不得使用汽车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,以及禁止在晚上8点到早上6点之间出门以外,日常生活和留在禁区内居住的英国本地人(主要是为了方便进行监视)并没有太大区别。

    出于好奇,约翰提出想搭乘旅社的小货车去“禁区”参观一下,老板娘也没多想就同意了。

    下午,当旅社的伙计与杂货店老板讨价还价的时候,约翰在所谓的“禁区”里转了转。在他看来,这个“禁区”跟普通的英国乡间小镇没有什么太大区别,只是在出入小镇的桥头多了一个值班岗哨而已。

    小镇上大概居住了三四百户人家,有一座教堂、一间邮局、一个警察局、一个救世军(源于英国的一个国际性宗教及慈善公益组织)诊所,几家小杂货铺和小型食品加工厂。

    因为这里的成年男性,无论是本地人还是被强制迁过来侨民,大多都在附近农场和小加工厂里工作。街面上只有一些老人、妇女和孩子。

    貌似还挺和谐的嘛。约翰将这里与历史上,美国在战时扣押日本侨民的“集中营”比较了一下,觉得英国佬在这方面还是蛮有人情味的。当然了,严格说起来盎格鲁-撒克逊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,不像日本人,和美国白人完全是两个人种。

    约翰独自在小镇上四处溜达的时候,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。也难怪,一个穿着考究,操着外国口音的陌生人在镇上四处乱逛,谁看了不觉得可疑。

    事实上,当约翰从一个小烟摊买了一包烟之后,卖烟的老太太转身就去警察局举报他了。很快,约翰就被一帮警察摁倒,押回了警察局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