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1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-《三国新天子》
第(2/3)页
“最后,剩下那个上策,朕倒是不敢确定,但假如一定要猜的话……”刘协说着这些的时候,身体已然渐渐前倾,至此关键之时,他一双锐利的双眼更是居高临下地盯着司马懿道:“你那个上策,就是让朕同意了曹操的威胁,将徐州给了曹操!”
刘协这三句话说完,句句如利刃暗枪,深深刺入了司马懿毫无防备的脑海。一时间,这位自河内走出,始终顺风顺水的少年,却忽然用一种不敢置信的眼神看着刘协。那眼神当真如狼一样凶狠狡残、也有鹰隼一般的锐利,可这种目光只持续了不足一瞬,就被刘协那堂皇浩然的眼神给逼退。他后背顿时尽湿,狼狈回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“非是朕圣明,而是智慧到了一定程度,谁都能看破眼前之局。相应的解决之策,不过异曲同工罢了,既然你心中所思也不过泛泛之策,便退下罢。朕与贾将军和子敬商议一番,看看是否能查漏补遗。”说罢这句,刘协不待司马懿反应,便挥手示意让他出去。
司马懿最后抬头谨慎地深深望了刘协一眼,一鞠到地,重新站直后,脸上那失态的表情已经隐去,露出了带着一些侥幸的从容模样,道:“陛下英明睿智,微臣这便闭门思过去。”
说罢这句,司马懿悻悻而退。而就在他关上偏殿之门后的一息,贾诩便缓缓睁开了他的眼,悠悠说道:“年轻人,果然还是养气的功夫不到家,如此天下大事,他竟还要在陛下面前卖弄,实在失了轻重。”
刘协这时看起来略有些疲惫,将身子躺回之前那个舒服且没有攻击性的姿势后,才开口回复贾诩道:“非是那么回事儿,司马懿总得来说,还是个可造之材。这乱世当中,或沽名钓誉或真有才学,有的依孔孟之道平和中正,谦和有礼;也有剑走偏锋的狂生,行事张扬,风流不羁。可不管怎样说来,这些也都不过是那么一回事,朕若想驭天下之智,总需有些章程。”
聪明人说话,点到即止,刘协能跟贾诩说的,也就是这些了。
毕竟,他总不能告诉贾诩说,司马懿这家伙在历史上有过篡国的劣迹。而其实就算刘协不说,贾诩也看出司马懿最近的心气越自大骄矜起来,虽然司马懿表面上将对于汉室能臣的忌惮表露在明处,但越是如此,深谙人心的贾诩焉能不知,司马懿内心何尝不想跨越过这一步?
单单贾诩知道的,就是司马懿已经在探寻锦衣卫一事上,有些不知进退的意味了。锦衣卫乃是刘协的暗影,就算是贾诩,也对这个机构采取了不拒绝、不否认但绝不主动的‘三不’原则。更何况,司马懿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,一旦僭越了雷池,目中无人生出了别样的心思,刘协到时候再打压反而不美。
亡羊补牢,终究不如防患于未然。这便如驯兽一般,在野兽还年幼轻狂的时候,重重给予一击,在其心中留下印记。以后猛兽纵然敢对他人咆哮肆虐,却也会对当初那人忌惮颇深,为那人所用。
所以,刘协尽管早看破了司马懿这些时日的张狂,却也一直隐而不,等得就是在司马懿志得意满、毫无防备的时候忽然掷筹,以收奇兵之效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