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二岁的李白?-《混沌决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腾云诀奇快无比,比悟空的筋斗云要快上数倍。不须半日已经来到京都京郊。

    向前从小世界中抓来六匹马,配上鞍鞯,骑了上去。鲜衣怒马,一行人直奔京都。

    距离京都越来越近,向前等人全部收敛气息,成了普通人,倒也和进城的人们形貌差不多,没有引起别人的特别关注。只是,向前的神识一直在向周边不断扫视。他生怕错过那个若兰所说的空间节点。

    在距离京都不到十里的一座凉亭里,一群书生打扮的青年人引起了向前的注意。尤其是这群人里面一个孩子让向前不知不觉停下马来。

    他的神识扫到这群人时,正听到一个青衫书生对这个孩子说:“李十二,素闻你有诗才,何不即兴作诗一首,让我们见识见识神通的风采?”

    那孩子道:“李白自蜀中来,一路爬山涉水,来到此地,结识了诸兄,实在是荣幸之至。既然张兄考究小弟,那小弟就把昨夜刚成的一首小诗拿来献丑了。这静夜思也算我寄托乡情的即兴之作了。”

    向前听到这里,心中一惊:难道,这孩子是李白?这仙界有个大唐,难道也有个诗仙李白?可这孩子看上去也就十一二岁啊。

    向前正想着呢。那边,这也叫李白的孩子已经开始吟诗了。

    只见他右手抚摸着凉亭左侧一口水井的井栏,这井栏又叫井床。开口朗诵了。

    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

    “李白不才,还请张兄和诸位指教。”这孩子不卑不亢,对着那些青年一拱手道。

    这边的向前心里可是翻起了惊涛骇浪。

    在地球上曾经有过的唐朝,那个诗圣李白家族中大排行就是十二。熟悉的人和朋友就叫他李十二。再加上华夏人几乎无人不知的这首静夜思。这孩子真是李白?

    “呵呵,李十二这首小诗不错,只是,你小小年纪,哪来的这般乡愁?”一个白衫青年笑道。

    李白随即道:“京都繁华地,蜀中少人烟。以诗会诸友。西南望家山。李二一刻不敢或忘家乡。”

    向前心中又是一惊。这华夏唐朝的李白在自家中排行老二!哈哈有意思。

    向前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怪念头,于是催马向凉亭走去。等到距离凉亭不到三丈处,下得马来。对着众书生一拱手。学着四川话说道:“小弟途经贵地,听到这位小友诗才高华,不禁技痒,也想赋诗一首,不知诸位可否允诺?”

    听到乡音,那李白惊喜异常。几步赶过来,拉着向前的手问道:“这位仁兄家在何处?间关万里,辛苦啦。仁兄既然有诗,这便吟来可好?”

    其他诸人也都纷纷催促。向前微微一笑:“我自蜀中来,这诗,名,随即开口朗诵道:噫吁嚱!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!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。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。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。青泥何盘盘!百步九折萦岩峦。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。

    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。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!使人听此凋朱颜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。飞湍瀑流争喧豗。砯崖转石万壑雷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?

   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。磨牙吮血杀人如麻。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。”

    这首诗,正是李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之一!

    其实,李白并未亲历剑阁蜀道唯以丰富的想象、夸张、援引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等浪漫手法描绘蜀道山川之险峻慨叹蜀道之艰难。诗风宏伟壮浪句法录活多变韵散兼用。开有唐以来浪漫主义之先河。

    这和他的相似,李白也没有到过天姥山!

    哈哈,我就想看看,能不能把这仙界的李白,也教化成又一个真正的诗仙!向前心中得意地想到。

    “啪、啪、啪!”一阵热烈的鼓掌声传来。小李白一把抱住向前的胳膊:“先生大才!学生仰慕至极。请问先生何处去?可否允许学生马前马后追随?”君子聚义堂混沌决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正文第一百一十六章十二岁的李白?完,您可以返回列表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