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听着朱玉东的话,陈尔东想要搀扶的手,不由的就是一顿。 风水,是江湖八门之一的金口,和武行类似,也有自己的规矩。 如果两人两人切磋,输者要拜在赢者的门下,以弟子自居。 这个规矩,在以前是非常的盛行。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,这些规矩早就被当做繁文缛节被人扫进历史的垃圾堆。 没有想到,朱玉东这位名满燕京老先生,到现在还恪守着规矩,遵循着古代礼仪。 想到这里,陈尔东心中对于朱玉东多少有些佩服。 不过,佩服归佩服,有的事情还是要要拒绝的,不然,这又成何体统? 见朱玉东主意已定,陈尔东不好再拉,只见他跨步上前,托着朱玉东的手单膝跪倒在地:“朱老师,你这是要弄哪样?啊。。我。。我还只是一个学生。有什么资格接受您这一拜?请起,快。。快请起!” 朱玉东是一个执拗的人,并没有因为陈尔东的话,就起身。 反而异常郑重的恳求道:“陈老师,朱某自幼出生在易学世家,自幼得到祖辈熏陶,后拜在三合名家王成渡门下学习寻龙点穴。这一学就是十年。后周游天下,勘察古墓名坟地,窝钳乳突了然于胸,百无一错。十年后,才敢为人仟造坟墓!” 听着朱玉东的话,陈尔东不由感慨。 旁边的人也是忍不住一阵阵惊讶。 他们虽然知道朱玉东水平很高,但是没有想到,他学习过程竟然这么的漫长这么的辛苦。 二十年! 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? 不过,这也容易理解。 常言说的好,三年寻龙,十年点穴。 这句话有两重意思,第一层意思是说真龙难寻,真穴更是难点。 想要找到真龙真穴,最少需要一十三年。 另一层意思则是说,真经难求。 想要跟师傅学会寻龙点穴,最少需要一十三年。 这也和过去的师徒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。 古人教学,相对现代来说,是比较封闭,比较保守的。不立文字,口耳相传。 就算是至亲,也是要观察三年,只有合乎心思,才会择机传授。 而且就算是如此,不到咽气之际,绝不会倾囊相授。 也正是因为这样,很多精华也都很遗憾的失传掉。 每当后人想起,总会扼腕叹息。 不过,这样做,也有这样做的好处。 徒弟都是手把手,一点点带出来的,根基扎实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