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弘治也要被带跑偏了-《大明之最浪太子系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弘治对此深恶痛疾。

    打个比方,农民收获了一百斤的粮食,需要给国家缴税二十斤。

    农民把土地投献出去,就不用给国家缴税了,给士绅地主交十五斤粮食就行。

    国家就收不上这二十斤粮食的税,

    而且农民自卖自身做奴仆,还不用承担徭役。

    这样国家少收的税就会转嫁到好好种地的农民身上,他们承担了更重的税和更多的徭役。

    好好种地的农民不堪其苦,也只好去参与“投献”。

    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,地主士绅越来越富有,朝廷越来越穷。

    有人会问,朱元璋制定国家政策的时候,为什么会出这样的昏招?

    其实朱元璋当初制定的政策是好的,只是没被执行好。

    朱元璋规定正一品文官最多拥有1000亩免税田,这是个人免税田的最大值。

    正一品的官员才1000亩,品级越低的官员依次递减,全国加一块儿又能有多少免税田。

    可是所有的官员都会隐瞒自己的实际田亩数,明朝越到后期隐瞒田亩的数量越大。

    谁敢清查田亩数就是与全天下的官员士绅为敌,

    皇帝都不敢去查。

    明朝万历年间出了一个猛人,叫张居正,他就敢查。

    张居正是一代人杰,官至首辅,权倾天下。

    张居正活着的时候,他的清查田亩的政策执行的好好的,死后不久就被开棺戮尸,其家人被流放。

    传闻他的家人被活活饿死了几十口,尸体被野狗吞食。

    朱厚照多希望自己的手下能有张居正这样的人物,到时候朝堂上那些大臣都得被治理的服服帖帖的。

    可惜离张居正出生还有二十年。

    弘治不理解为什么太子会问自己知不知道投献。

    朱厚照说出了自己的计划。

    扶植钱进来成为天津最大的地主,把天津的官员都换成心腹之人。

    这样就可以减小朝堂上的阻力,朱厚照便可以在天津任意施为。
    第(2/3)页